
【精品】心情日记锦集10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情日记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情日记 篇1踏着月色,漫步在生活区泛白的水泥路上,感受着银辉下月色的朦胧美。周边的农田蛙声一片,不远处的蝉鸣断断续续的传来,仿佛在诉说心中的心事。遥看厂区外,水泥车辆有序排队,两座预热器照明都已打开在月光的衬托下愈加雄伟壮观。湖面上很平静,犹如一面无暇的镜子,偶尔三两只水鸟掠过水面,泛起一层层涟漪......
这里是海螺的月夜,没有城市车水马龙的喧闹,没有城市里光彩夺目的霓虹灯,更加没有城市的华丽与高傲。有的是庄重与朴素,默默的陪伴着每一位海螺人。回想起在海螺这么些年的点点滴滴,感慨时间飞逝,然而初心未泯,定能砥砺前行
20xx年2月,春节刚过带着希望与忐忑加入全椒海螺。记得刚进公司感觉就是眼前一亮,整齐的树木、干净的地面整个公司里面给人感觉整洁、有序,特别是员工稳健的脚步,昂首挺胸的姿态体现出是一个员工的自信和公司上下良好的精神面貌,那一刻,我觉得我来对了。
六年的时间里,从起初的巡检工到后来的维修工再到最后工段管理人员;从原料工段到机修工段再到破碎工段;从山下的制造分厂到山上矿山分厂。岗位在变,工段部门在变,不变的仍是对这份工作的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是的,在这六年的时间里 ……此处隐藏4684个字……毕业分配在南京某部,转业时,他主动要求到鲜有转业干部问津的“残联”工作。他说有那段刻骨铭心的眼病经历,特能理解盲残人生活的不便和需求,愿意为盲人以及各种残疾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对待我这个与他毫不相干的外省盲人看,“残联”这份工作,他是胜任的。还有个细节,我上车时,他很自然的用手掌护住车门上沿,以免磕碰,不愧为我们盲人的“娘家人”。次日离开南京,已经雨过天晴,一路上怀着一份美好的心情,我深感,南京美,美在南京人,美在全国一家亲的“残联人”。
回到池州,那天我刚开机上网,登上QQ,网友江南人的语音便呼了过来,他是我笔下的“时尚大哥”老汪,说算准了我的归期,中餐为我接风洗尘,在翠微酒家坐定,相陪左右的妻子一一为我介绍来宾,有休假归来的李雁雁博士,有何宗文老总,还有池城“名记”等。碰杯声中,才知道我人未到家,纪大记者已经把我获奖的消息张扬到了省内外,我的名字因此第一次上了《新民晚报》。晚餐,何总又在皖江大酒店摆下一桌。去年省“残联”换届,何总当选为“省残联”副主席、省肢残人协会主席,他最大特点,是真心实意关心残疾人兄弟姐妹,热心残疾人工作。那晚,他又请来池州市和贵池区两级“盲协”主席和本城几位小有名气的盲人按摩师,让我说说烟台之行,说说颁奖领奖的盛况。尽管他们都忙于打理生意,对写作对文学兴趣不大,或者说没时间张扬那份闲情逸致。但他们都推掉了约好的顾客,赶来真诚祝贺我。一时间,碰杯声,祝贺声,欢快的笑声不绝于耳,热闹成了一个大家庭的团圆饭,给人一种回家的感觉,心里不自觉地,就冒出了南京刚住过的那家宾馆的名字———美好家园。
“美好家园”,多好的名字,多美的意境!从烟台,到南京,到池州,一路走来,一路都有美好家园的幸福感,感觉处处都有我们残疾人温暖的家。